海口有哪些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根据2021年颁布的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海南分布着29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13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其中,海口已记录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1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59种。
建立全省首个陆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饲养白颊长臂猿等海南长臂猿近缘种,豹猫、黑脸琵鹭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频频现身……近年来,海口从救助、科研、执法等方面全面发力,为野生动物筑起一道道保护“屏障”,越来越多珍稀濒危动物在海口“安家”,不仅为椰城带来生态美景,丰富了生物多样性,更见证了海口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2月23日,在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白颊长臂猿命大(右)和亮亮(左)在嬉戏。记者 石中华 摄
成立全省首个“救护中心”
4年救助4000多只(头)陆生野生动物
今年3月8日下午,海口市民陈女士上楼晾衣服时,在出租屋6楼楼顶发现一只鳄鱼,立即拨打海口12345政府服务热线。海口市林业局救护人员立即赶到举报地点,实施了捉捕。这条嘴巴被黑胶带缠住的幼年鳄鱼,体长约1米,体重约8斤,被迅速送到海口市陆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下称“救护中心”)进行饲养救治。
救护中心位于秀英区东山镇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下称“海野”),于2016年由原海口市林业行政执法支队和海野联合成立,是全省首个陆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全省陆生野生动物救护工作,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野生动物保护科学研究,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及科普教育等工作。
“2018年以来,救护中心共救助陆生野生动物135种,4000多只(头)。”救护中心负责人陈有为介绍,救护的动物中鸟类、猕猴、蟒蛇、龟类较多。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70余只(头),二级保护动物500余只(头),省级保护动物700余只(头)。
对于救助的动物,救护中心专门制定了野生动物救护的操作规程,建立档案。在度过危险期后,将根据动物的具体情况,采取继续饲养、适应性训练、放归等不同措施。对于可以放归的动物,也将根据其生物学特性选择放归时间和地点。截至目前,救护中心放归数量占救助成功的动物数量90%。
陈有为介绍,不适合放归的动物主要有两种,一是外来物种,二是身体有缺陷无法适应野外生存的物种。对于鳄鱼、苏卡达陆龟等原产自国外的外来物种,为保护生态环境,不破坏当地生物链,它们将被暂时寄养在海野,成为园区科普教育展示区里的“主角”。
2月23日,海口市陆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观察室内被救助的领角鸮。记者 石中华 摄
“迎娶”海南长臂猿近缘种
为保育保护打好近亲种对比研究基础
今年2月14日,海野迎来了一件大喜事。8岁的雄猿亮亮“迎娶”了7岁的雌猿命大,它们均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颊长臂猿。
命大出生在杭州动物园。经过近一年的筹划,海野和杭州动物园达成共识,决定联合进行北白颊长臂猿的合作繁殖工作。今年1月15日,命大“远嫁”海南,来到了海野。
“我们观察到命大和亮亮已经出现相互靠近,没有表现出攻击性,以及晨鸣的时候出现了二重唱等现象,认为合笼条件已比较成熟。”海野园长马雪峰介绍,经过1个月的接触,亮亮和命大逐渐熟悉起来。2月14日,两猿正式合笼。
合笼后,命大和亮亮没有出现打架、抢食等行为,互有交流,这意味着合笼顺利。什么时候才代表着完成配对“使命”?马雪峰告诉记者,等亮亮与命大开始出现互相捉虱子等伴侣之间的亲密行为,就意味着配对成功了,一般要花两三个月时间。
除了等待爱情结晶的出现,两猿合笼其实还有更深远的意义。白颊长臂猿和海南长臂猿同为灵长目长臂猿科冠长臂猿属。对亮亮和命大的研究,将为保护海南长臂猿提供更多经验。
长臂猿是世界四大类人猿之一,其中海南长臂猿是全球现存数量最少的灵长类动物之一。海南长臂猿仅分布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范围内,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定为极度濒危,名列全球25种濒危灵长类物种之一。目前,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恢复至35只。
保护刻不容缓,前提是必须掌握海南长臂猿的相关信息。马雪峰介绍,海南长臂猿是国内长臂猿现有种群中唯一没有被圈养的种群,缺乏繁育的相关数据。白颊长臂猿则不同,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起繁育白颊长臂猿,圈养技术比较成熟,可以作为海南长臂猿的对比研究对象。
据悉,在科研方面,海野将充分深化和海南师范大学的珍稀物种保育研究合作,通过积累白颊长臂猿等海南长臂猿近缘种在海南气候环境下的饲养繁殖观察记录和数据,横向和纵向对比研究海南长臂猿的生长史,为海南长臂猿的保育保护打好近亲种对比研究的基础。
2月23日,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饲养员在照顾被救助的苏卡达陆龟。记者 石中华 摄
12下一页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