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派新气象,最新采购的生产线正在生产最新标准的低碳车轮。“去年10月我们从中信银行获得7500万元贷款,采购的新设备很快便投入生产。”企业财务负责人师庆运告诉记者,企业实际承担贷款利率只有0.7%,且贷款期限为两年,有效降低了企业成本,为企业的设备升级、产品竞争力提升提供了助力。
(相关资料图)
这笔贷款的顺利发放得益于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政策。根据相关政策,金融机构向企业发放贷款后,中国人民银行予以再贷款资金支持,财政部门则提供贴息支持。
去年以来,人民银行出台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围绕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投放贷款。截至2022年末,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约6.4万亿元,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在稳定宏观经济基本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图为2022年8月1日,农行工作人员来到重庆市江北区石马河街道一家粮油批发市场,对商户的融资需求进行走访。 新华社记者黄伟 摄
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近日表示,2022年我国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1.31万亿元,信贷总量增长稳定性增强,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了适宜的流动性环境。同时,在科技创新再贷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下,信贷结构持续优化,精准惠及受困群体和重点领域。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投向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6.7%,比各项贷款增速高25.6个百分点;投向基础设施领域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9个百分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3%,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3.2个百分点;“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2.9个百分点。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2022年新增贷款同比多增1.36万亿元,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面对多重压力,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发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振市场信心。
走进福建锦程高科实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大型机械引擎轰鸣、生产设备高速运转。“在建行优惠资金支持下,我们进行了技术改造。优化的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确保按时完成订单。”锦程高科副总经理郑智标介绍,在去年10月企业资金吃紧的关键时期,建行福建省分行提供了3000万元的“纾困贷”,帮助企业“轻装上阵”。
近年来,受疫情反复冲击、国际形势不稳因素影响,我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民营小微企业经营更加困难。为持续改善民营小微企业融资环境,金融部门通过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完善信贷支持政策、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等,不断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的信贷、债券融资支持。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我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8%,比各项贷款余额增速高12.7个百分点;普惠小微授信户数为5652万户,同比增长26.8%。
“普惠小微企业有效贷款需求、还款能力都受到疫情影响,金融支持为小微企业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负责人马贱阳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规模,进一步提升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
房地产业关联很多上下游行业,对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2022年金融管理部门推出“金融十六条”等举措,整合了信贷、保函、债券等多种手段,以保交楼为切入点,以改善优质头部房企资产负债表为重点,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经过供需两端政策发力,近一段时间房地产行业融资环境有所改善。数据显示,2022年9月至11月,房地产开发贷款累计新增1700多亿元,同比多增2000多亿元。2022年四季度,境内房地产企业债券发行1200多亿元,同比增长22%。
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和经济循环恢复,微观主体的信心将逐渐恢复,活力逐渐释放。”宣昌能表示,人民银行将继续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成本,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向制造业、服务行业民营小微企业的倾斜支持力度,鼓励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围绕教育、文化、体育等重点领域加强对服务消费的综合金融支持,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