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从中亚到北非,中国同中东各国的情谊顺沿丝绸古道,续写繁荣。十年间,有这样一群中东人,他们或行商踏遍中国、或积极投身于中文教育、或与中国艺术结下不解之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东总站推出系列报道《我的中国故事》,听中东人讲述他们别样的中国情。
埃及文学中,常常会用母亲河尼罗河来比喻美好的事业。在著名翻译家穆赫辛·法尔加尼看来,翻译中国文学作品、传播中华文化便是流淌在他心中的“尼罗河”。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近这位在中国文学作品阿译领域默默耕耘近三十载的埃及翻译家和他的中国故事。
穆赫辛·法尔加尼,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教授。1977年进入艾大语言学院学习汉语,毕业后留校任教。天生对文学和中华文化的热爱,让他在第二次留学中国时正式走上了翻译中国文学作品的道路。
穆赫辛·法尔加尼 埃及翻译家:我想让阿拉伯读者们能对中国文学有一些了解,因为当时阿拉伯世界关于中国的内容大多都转译自英语或者法语。作为一名中文系的老师,我希望能够提供从汉语直译的译本,于是那一整年我就向《文学消息报》多次投稿。
总台记者 陆隽弘:在穆赫辛家采访时,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的这间小小的书房,就是在这片小天地里,他年复一年地翻译了一部又一部中国文学作品。
12下一页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