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8月13日电 (扈嘉翼)泰山消防救援站的陈列室中,有一根暗红色的旧扁担,它近两米长,两侧铁钩已生锈,与鲜艳簇新的荣誉证书、奖杯牌匾摆在一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它与挑山工所扛的扁担并无二致,但不是用来挑货的。这个地处海拔1500余米的消防站,从1996年建站起,就依赖这种古老的人力,在长达150多天的冬季挑雪化水取用。
泰山挑山工曾因一篇课文家喻户晓,如今,游人如织的山上已不常见他们的身影。仍在从事这个行当的,几乎全是六十岁上下的老者。
老挑山工与消防救援队的小伙子们格外亲,上下山时打照面,总要停下寒暄。队里来了新队员,照例是要拜访一位老挑山工,听他们叮嘱几句,讲讲从前。
肩负几十斤的重量上泰山,无论是货物还是伤者,无疑是个苦力活。山上的消防站没有车辆可通行,一旦有游客遇险,救援全凭手抬肩扛。盘道蜿蜒,崖壁如削,几千级石阶来来去去,两三个月就会穿坏一双训练鞋。
这些年,艰难的救援经历数不胜数。翻过11座山头的千里追踪,往返数万级台阶的一夜无眠,穿越皑皑白雪的生死鏖战……年轻的肩头扛起绝境中的希望,从生死一线救回了600余条鲜活的生命。
“我们救援站的消防员,在山上时间最短也有三五年,长的十几年。一年365天,至少300天在山上。”泰山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导员李令政说,驻地常年湿冷,所有人的膝盖、腰部都有伤病,但大家的心也系在了这里。“每次有游客获救,拉着我们的手表达感谢,那种成就感是难以言喻的。”
从前,扛起挑山工扁担的人,大多是生活所迫,为一家人的生计操劳。如今,驻守泰山的消防员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六七岁,他们中不少人放弃了更轻松的选择,将自己和这座大山绑在一起。
“老挑山工为了养家糊口,没有停歇或者后退的选择,我们也是一样的,当群众需要我们的时候,唯一的选择就是一往无前。”李令政说道。
1996年建站之初的第一根的扁担被珍藏起来,不仅是对前辈筚路蓝缕的纪念,也在挑山工日渐稀少的时代,默默提示着生活的艰辛与生命的厚重。
近年来,不通电、墙渗水,鸡蛋冻成冰疙瘩的营房,发展成水暖俱全、救援设施完备的驻地。二十余载,岱宗数千次晨昏交割,不变的是跋涉山林,救助受伤群众,守护泰山平安的脚步。
人民至上,恪尽职守,新时代的“泰山卫士”将誓言刻在巍峨高山。行如疾风、坚如磐石的橙红色,如同永不熄灭的希望之光,诠释对生命的不懈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