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呼唤我们不断掌握新知、学以致用、创造创新。4月23日是第二十七个世界读书日,我们约请来自不同领域的6位作者,分享读书与实践心得,与读者一道感受时代脉动,从阅读中汲取向上向前的精神力量。
——编者
像一树一树的花开
梁晓声
关于书,是没法用几句话概括的。然而最近我一想到书,便想到林徽因的诗:“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这么说,不是将另一类书排除在外——那类如投枪、如匕首、如号角、如战鼓的作品。不,我觉得那样的书也像“一树一树的花开”,礼花般炽烫绚烂的“花”。
一切科学的书也像“一树一树的花开”,没有哪一类书不像,任何一类专业的书也都像。并且我认为,这样想,是对所有贡献过专业之书的人们的赞誉。
而童书,确乎像“燕在梁间呢喃”。
也确乎的,读纸质书的人少了,读电子书和听书的人多了。我起初是为书和写书的人忧伤的,现在不了。老人们视力不好了,享受听书的时刻不亦乐乎?年轻人时间不够用,在地铁上读电子书也是对书的亲近啊!
书对人类心性的滋养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长期贡献,读和写都是对此宝贵传统的爱护、继承,读和写同等重要。
现在几乎没有文盲青年了,恰恰相反,学历高的青年比比皆是。青年总是要成家,总是要为人父为人母的。我想,年轻的、有知识的、自己读过书的父母们,在孩子3岁生日那天,应送给孩子一份特殊的礼物——用彩纸包着,扎着漂亮的丝带,由孩子打开;当童书呈现时,郑重地向孩子宣布,从这一天起,父母轮流为孩子读书的亲子阅读开始了。还要为看童书的孩子拍下纪念照,对他或她说:“你看书的样子很美!”
于是家中为孩子而有了一格书架。
等孩子上中学了,有了自己的房间,那书架便移到了他或她的房间,墙上还挂着他或她3岁时读书的纪念照——那时他们已经开始自己选书看了,选的过程中必然会逐渐形成自己的判断力。
后来,孩子们或因学习压力所致不怎么读“闲书”了;再后来,他们成了大学生,几乎只有精力读专业书了;再再后来,他们毕业了,参加工作了,成了地铁上看电子书的人;等他们结婚了有了孩子做了父母,也会在自己孩子3岁生日那天送上一份用彩纸包着的扎漂亮丝带的礼物——书。
而等他们老了,便成了以听书为享受的老人……
纸质书在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永不消亡。
年轻的朋友们,如此这般参与优良传统的守望、爱护与继承,不亦乐乎?让那“一树一树的花开”成为人类社会之恒久的风景,不亦贡献乎?
(作者为作家)
读书贵在知行合一
楼宇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观察、思考问题往往是从人入手。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其根本特点就是看一切问题都和人联系在一起,都要思考它对人有何教益。
从这个角度看读书,就要做到活读书、读活书,通过读书来拓展知识、学习技能,通过读书来明白事理、完善人格。要读出智慧来,不要读成知识的奴隶。《礼记·学记》里讲:“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光记住一些知识,不能够当人家的老师。学问并不在于你能够记住多少知识,而在于你能否理解知识背后传达的思想和为人处世之道,这是中国文化所强调的要点。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重视“为己之学”,意思是为学要“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不仅听进去,记到心里,而且落实到自己的日常言行中。与之相对的则是“入乎耳,出乎口”——仅仅把学问视作谈资,去向别人夸耀。这后一种做法没有经过“心”,更谈不上提升自己、完善自己、超越自己。
“为己之学”意味着,读书最终要落实到做人上。读书做人不是两件事,而是一体的。读书要在“行”上下功夫,要将所读之书,句句落实到自己身上,身体力行,知行合一。
我们常常引用一位西方哲学家的话:“知识就是力量。”知识自身并不能成为力量,只有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才会产生力量,而如何运用是需要智慧的。智慧是发现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智慧才是力量。
特别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如果只是简单地学习知识,把知识对象化、固定化,与自身的为人处世不直接关联,那是没有力量可言的。只有把从传统文化中领悟到的做人做事的道理,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完善自我,并且由己及人、由近及远,让他人、社会有所受用,这样的学习才更有意义。
书,有有字之书,也有无字之书。有字之书是前人的、他人的,我们要去阅读、吸取;同时,自己还要去读社会人生的无字之书,在实践中学习、体悟。现实生活中充满变化,历史的、别人的经验可能管用,也可能不管用,要在实践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最后还是要落实到行动中。我们每个个体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也要落实到生活实践中。
(作者为北京大学教授)
1 2 3 下一页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