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题:把航天梦播撒在浩渺宇宙——记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二次太空授课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各位同学,大家好!”伴随着太空教师王亚平熟悉的声音,23日下午,当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航天员老师如约出现在视频画面中,时隔三个月的“天宫课堂”再度开课。
北京中国科技馆地面主课堂的布景依然延续了“天宫课堂”第一课时的蓝色宇宙风。再上课时,航天员老师和同学们已多了几分熟悉和亲密。
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冰雪激情还未褪去,无垠太空中,王亚平老师用一场神奇的“冰雪”实验开启了这次的课程。通过演示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形核、结晶的过程,把透明的乙酸钠液体球“变”成了外观像“冰球”,其实是有热度的“热球”。
“天宫课堂”第一课上,王亚平老师那令人惊叹的水球实验,让很多人深深记住了失重状态下水的表面张力作用这个知识点。
这一次,液体的表面张力再度大显神威。王亚平拿起两片透明的液桥板,叶光富在表面分别挤上两颗水球,将水球靠在一起。待水球逐渐相融后,王亚平把液桥板拉开,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水将两片液桥板连在了一起,就像一座小桥。
“在地面重力作用下,水的表面张力微不足道,所以同学们无法用纯水做出一座液桥,而我们在太空中就可以用液体搭建一座液桥了。”王亚平说。
液桥实验的天地差异让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七年级女生戴之涵惊叹不已,她说:“我从小就喜欢玩水,可不管怎么弄,水桥也就只有几毫米,再长就断开了,但在空间站竟然能拉到这么长,太空真的很神奇!”
“太空授课的液桥实验是对书本知识非常好的实践和补充,让同学们在头脑中靠想象才能理解的图像得以放大和实现,更加直观和深刻地去理解这个概念,更能引发同学们深入的思考。”中国科技馆地面主课堂老师、北京市第十三中学物理教师李晓彤说,液桥放大的不仅仅是液体组成的一个桥面,也放大了同学们对于科研的梦想和热情。
一座小小的液桥,一端连着天上的航天员,一端连着地面的中学生,也如同一根接力棒,连接了中国科学事业的现在与未来。
授课过程中,三位航天员老师相互配合,生动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深入浅出讲解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在万众期待的空间科学设施展示环节,航天员老师们为大家详细介绍了空间站内两台神秘又厉害的科学实验柜——高微重力科学实验柜和无容器材料实验柜。
“科学实验柜是我们在空间站开站科学实验的主要设施,等到‘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发射入轨后,我们将增加更多实验柜,开展更多领域的科学实验项目。到那时候,中外科学家都可以依托实验柜来开展研究,而中国的空间站将成为造福全人类的太空科学实验平台。”叶光富说。
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张璐介绍,未来,中国空间站将支持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天文与地球科学、空间新技术与应用等四大学科领域的上千项科学实验项目。
终于等到提问环节,中国科技馆、西藏拉萨和新疆乌鲁木齐三个地面课堂的同学们十分踊跃。有同学好奇航天员在太空的生活作息,还有小小科学迷对未来进入空间站做研究充满向往。
西藏分课堂的拉萨市第八中学初二女生旦增曲珍问了航天员老师一个“浪漫”的问题:在地球和太空看月亮有何不同?太空上的月亮有阴晴圆缺吗?
“地球与月球的距离和空间站与月球的距离很接近,所以在空间站看月球,跟在地球上看月球,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因为没有大气层的遮挡,在空间站上看到的月亮更加明亮透彻。”翟志刚回答。
旦增曲珍来自日喀则市谢通门县扎西顶村,离天空很近的地方。“我喜欢看晚上的漫天繁星,看月亮的阴晴圆缺。我也好想去空间站看一看,从太空看到的青藏高原是什么样的。”
连续两次参与太空授课内容设计的太空授课科普专家团成员、北京交通大学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教授陈征说,在太空授课科普之余,更多、更系统的载人航天相关科学教育实践也正在规划,让爱科学的种子真正在孩子们心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激发未来的无限可能。
将近1小时的时光充实而短暂。课程最后,王亚平说,今年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发射入轨后,我们在轨会拥有更强大的科研能力,天宫课堂也会更加精彩,“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探索科学奥妙,未来的空间站将由你们来建设!”